

情境建模不是算命
是把選項攤開來看
現金流壓力測試
假設市場需求下降20%或應收帳款延遲60天,你的現金流會撐多久?我們建立不同壓力情境,讓你知道哪些環節最脆弱,該提前準備什麼緩衝方案。2025年第三季可以開始為你的企業建立這套預警機制。
投資報酬率模擬
新設備、擴廠或開發新產品線,每個選擇都要投入資源。我們用不同市場反應、成本波動和時間軸來建模,讓你比較各方案的可能結果。不是給你一個保證,而是讓你看清楚風險在哪。
成本結構重組
原物料漲價、人力成本調整或供應鏈轉換,這些變動會怎麼影響你的利潤?我們模擬不同成本組合下的財務表現,幫你找出最能承受波動的結構配置。
我們怎麼做情境分析
不是套公式給答案。我們會花時間理解你的產業特性、營運模式和實際困境,然後建立符合你企業狀況的模型。
資料整理與驗證
先把你的財務數據、營運資料和市場資訊整理清楚。很多企業的數據其實沒有想像中完整,我們會協助你建立可靠的資訊基礎。這個階段通常需要兩到三週,但它決定後續分析的準確度。
關鍵變數識別
找出真正會影響你財務狀況的因素。可能是訂單波動、匯率變化、原料成本或客戶付款週期。每個產業、每家公司的關鍵點都不同,我們會跟你討論哪些變數最值得納入模型。
情境設計與模擬
設定樂觀、中性和悲觀三種基本情境,再針對特定風險設計壓力測試。比如說供應商突然斷貨、主要客戶流失或政策法規改變。讓你看見不同狀況下的財務反應。
決策建議與追蹤
模擬結果出來後,我們會跟你討論實際可行的應對策略。不只給報告就結束,還會協助你建立追蹤機制,定期檢視實際狀況是否偏離模型預期,適時調整計畫。

關於實務經驗
這些是真的碰過的
我是梁宗翰,在製造業和服務業都做過財務分析工作。2019年遇過一家中型製造商,原本計畫擴產但現金流一直很緊。當時我們做了詳細的情境模擬,發現問題不是產能而是應收帳款管理。調整收款政策後,他們在不增加資金壓力的情況下完成擴張。
2023年疫情後期,幫一家貿易商評估供應鏈轉移方案。我們模擬了五種不同的採購組合和庫存策略,最後選了風險分散較好但不是成本最低的方案。現在回頭看,那個決策幫他們避開2024年的幾次供應中斷。
情境分析的價值不是給你標準答案,而是讓你在做決定前看得更清楚。如果你正面對複雜的財務選擇,歡迎跟我們聊聊你的狀況。